用户提问: ai合成语音诈骗
Ai回答: 以下是关于AI合成语音诈骗的详细介绍及防范建议,结合权威信息整理:
AI合成语音诈骗的常见手段
1、声音克隆
诈骗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受害者亲友、领导或熟人的语音片段(如社交媒体、电话录音等),利用AI技术合成高度逼真的语音,模拟其声音实施诈骗。
案例:2020年上海某公司高管因接到“领导”的AI合成语音指令转账,被骗150万元(来源:福建公安)。
2、多模态攻击
结合AI换脸(如Deepfake)与语音合成技术,伪造视频或通话场景,增强欺骗性。例如,诈骗分子可能同时模仿亲友的“人脸”和“声音”,要求转账或透露隐私。
3、定向诈骗
通过分析受害者社交信息,精准设计诈骗话术(如冒充客服、亲友紧急求助等),提升成功率。
典型诈骗场景
冒充亲友求助:伪造亲友声音称“出事需借钱”。
职场诈骗:冒充公司高层要求财务人员转账(如上述案例)。
虚假客服:模仿银行、电商客服,以“账户异常”“退款理赔”为由诱导操作。
情感诈骗:在社交平台中,通过AI语音与受害者建立信任后实施诈骗。
如何防范AI合成语音诈骗?
1、保护个人信息
避免随意公开语音片段(如社交平台上的语音祝福、录音文件等),防止被用于语音克隆。
对声音、指纹、人脸等生物信息保持警惕,不轻易授权第三方采集或存储。
2、多重身份验证
若接到“亲友”“领导”的语音指令(尤其是涉及转账),务必通过原有联系方式(如当面、视频通话)再次核实。
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批流程,大额转账需多人确认。
3、技术辅助识别
注意语音异常:AI合成语音可能有微小停顿、语气生硬或重复,可要求对方提出只有本人知道的问题。
使用防诈骗工具:部分银行APP已内置AI语音风险提示功能。
4、法律意识与举报
遇到可疑情况,立即联系警方或反诈中心(如中国国家反诈专线:96110)。
若发现语音、影像被滥用,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。
权威机构提醒
复旦大学保卫处指出:AI诈骗的核心是“伪造信任”,需保持警惕,不轻信未经核实的指令。
福建公安强调:企业应加强内部风控,员工需定期接受反诈培训。
新华网报道:国家已出台相关法规限制AI滥用,公众需关注官方发布的防骗指南。
总结
AI合成语音诈骗利用技术漏洞和人性弱点实施犯罪,但通过保护隐私、谨慎核实、技术防范三方面,可大幅降低风险。若发现异常,务必第一时间核实并报警,避免财产损失。
0
IP地址: 5.68.75.170
搜索次数: 8
提问时间: 2025-04-22 19:59:43
热门提问:
ai怎么培训
ai下载什么软件
ai 歌
ai插件安装教程
国富恒博6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